硅橡胶工业,在国际上主要是指以橡胶等弹性体为主料,混入炭黑一类补强副料,并且添加多种功能性助剂,同时结合以纤维、金属等材料作为支撑骨架,经过成型加工和硫化而制成橡胶制品的工业。橡胶工业为区别于作为原料的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业,近年来又将它称为橡胶加工工业,经济产业中则称为橡胶制品工业。在硅橡胶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,中国橡胶工程信息贸易网消息显示,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(以下简称国储局)下发了天然橡胶邀标文件给云南农垦、海南橡胶及中化国际三家企业,正式启动2014年天然橡胶收储。多位业内人士昨日证实了上述消息,并表示三企业于昨日下午在北京与国储局进行谈判,有关橡胶定价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。但分析人士认为,战略收储计划只能在短期起到提振作用,长期来看,仍然无法改变行业长期低迷的格局。
在世界硅橡胶消费量中,橡胶工业消耗了全球80%以上的橡胶。用其加工生产的橡胶材料和制品总量达到3500万吨以上,概括起来可分成胎、管、带、板以及各类型材、胶件、胶 液和胶鞋、胶布等十余类。它们涉及国民经济、人民生活以及国防军工、尖端高科技等方面,广泛用于减 震、密封、粘接、耐磨、防腐、绝缘、导电等诸多领域,大多为橡胶与纤维、金属、塑料所牢固结合构成的橡胶复合体。在整个橡胶制品中,从用胶量来说,以轮胎最大,占50%以上,工业、医卫、文体三者占到 30%,日用制品以胶鞋为代表,约占10%左右。橡胶制品主要消耗在交通、建筑、工业、科技等领域,其中以对交通和建筑的依赖性最大。
硅橡胶制品用的原料从单一传统橡橡胶从形成工业以来,虽然在机械化自动化方面有所发展,但基本生产流程、主要工艺设备多年来并未出现根本性的改革。生胶造粒、粉末橡胶、连续混炼等研制长达半世纪之久,最终仍离不开块状橡胶和间断混合的开炼机、密炼机。胶实现了多元化。橡胶工业长期受粘弹性的制约,难以实现机械化、自动化,这不利于橡胶工业现代化的发展。即使在橡胶工业发达国家,现在人均橡胶年加工量也不过10吨左右,劳动生产率远比其它工业部门低,工艺流程几十年没有大的变化。创新,现已成为关系橡胶工业生死存亡的大事。
被人们称之为第二代和第三代硅橡胶的液体橡胶、热塑弹性体在橡胶工业中初露头角,为橡胶工业的工艺技术 革命提供了新的方向。另一方面,被人们视为类橡胶弹性体的可交联性塑料,诸如改性的聚氯乙烯、聚乙 烯、聚乙烯醋酸乙烯、氯化聚乙烯等一类材料也成了橡胶制品重要的代用原料。在液体橡胶中,以聚氨酯的 发展尤为突出。用液体聚氨酯加工橡胶制品可以省去复杂的成型工序,并使成型与硫化直接联结在一起,大大简化了橡胶加工工艺;特别是在海绵等方面,由于聚氨酯泡沫材料克服了橡胶易老化的缺点,现已基本取代橡胶,成为聚氨酯的一统天下。目前,世界聚氨酯的产量超过800万吨,约接近橡胶消耗量的一半,其中作 为橡胶工业用的已占到八分之一左右。热塑弹性体是具有橡胶性能,并可采用塑料工艺加工的新型材料。